Monday, April 30, 2007

閱讀筆記:交響情人夢觀後感






有時候,看完一部經典名作還不如看完一部由漫畫改編的日劇還來的感動。 這是我花了三天熬夜看完「交響情人夢」後最深的感受。

起先,我以為它只不過一部誇張搞笑非常無俚頭的日劇,看了第一集完後並沒有想繼續觀賞下去的念頭,這部片子和我以往觀看的浪漫的法國片,憂鬱的東歐片,大多平庸但偶爾也有佳作的美國片相差甚遠,其情節誇張到讓我感到不可思議、難以置信。怎麼會有那麼可怕的女生?明明生長在垃圾堆中卻有辦法出淤泥而不染?以端莊典雅的形象到學校上課?偷遍所有同學的便當卻坐懷不亂、面不改色?而且還是個視譜奇差但音感極佳的鋼琴天才?這一切完全超乎我理解範圍裡。然而吳慎慎老師在課堂上的推薦,才使我以不同的角度從重新觀看這部片子,結果…就欲罷不能反覆觀看無數次,還充分利用北藝圖書館的資源,借了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及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、蓋希文的藍色狂想曲等等片中出現的音樂來聽,可見這部片子影響我有多大!
我想最先打動我的應該是S樂團演奏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時的震撼,誰會想到這群在老師眼中是落後班的學生,居然在千秋王子的魔鬼訓練下奏出近乎完美的樂章?在這振奮人心的旋律中我看到他們發揮潛能後的驕傲,看到完全投入其中的滿足感,看到團結一致巨大的力量。他們之所以有那麼驚人的表現,那位好色又搞笑的米奇大師功不可沒!從許多地方可看出他「處心積慮」的一面,他到處挖掘潛能尚未開發、但對音樂保持十足熱誠的學生,並藉由看似浪費時間的聯誼來凝聚S樂團的向心力;他選擇程度未達水準、看似無法勝任的龍太郎當首席,是因為單純、天真、無心機的他具有強大的號召力,得以在完美主義的千秋王子百般折騰下,接受考驗、反覆練習、終於完成他的要求;最能得可貴的是,米奇大師看出人們渴望讚美、吃軟不吃硬的心理狀態,知道不斷的否定及施壓只會讓人信心全無。千秋王子也因這一點才乖乖接受米奇大師的指點,並從中深知S樂團的優點―單純、熱情、具個性,因此改變他的指揮方式,讓他們盡情揮灑對音樂的熱情!於是,台上的人完全表現自我,台下的人們也為他們的熱情所感動!
其實「交響情人夢」最耐人尋味的就是「人性」兩字,而青少年心理學所探討的主軸不也如此嗎?在劇中,米其大師退出S樂團交由千秋王子負責,起因是忌妒(因為俊美的千秋踐踏原本以他為中心的後宮,顏面盡失)而千秋王子如此用心指揮S樂團及而後的R&S樂團,除了本身完美主義的個性外,還有「自我實現」在裡面,他必須藉此來消弭無法去國外留學的遺憾,以及證明自己長期的努力沒有白費。S樂團的成員在面對畢業後的出路時,有的是提早成熟者,接受父母的安排接手麵包店的生意或家族式旅館的生意,有的是尚在尋求者,例如:野田妹不知該當幼兒園音樂老師還是當專業的鋼琴家?有的是認同成功者,例如:千秋王子早就知道自己最想當的不是鋼琴家或小提琴家,而是指揮家。這些例子不正與現在我所學習的主題不謀而合? 千秋王子原本是心高氣傲,有點恃才傲物,看不起人,差點成為艾瑞克遜心理社會發展學說,成年人的早期「孤獨疏離」的人,好在他把握指揮的機會,和同學相處在一起,受同學的擁戴與接納,化危機為轉機,成為所謂友愛親密的人,朝向親和與愛的影響邁進。
觀看交響情人夢時,我彷彿看到青少年心理學的影子,逐步推敲才恍然大悟慎慎老師要我們看這部日劇的用意,要我們在開懷大笑之餘也不忘學習心理學的各種理論,在愉悅的狀態下學習最能事半功倍! 所以我決定有空再仔仔細細崇看一遍,說不定又在情節中發現了理論中的範例呢? 我,拭目以待!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