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March 17, 2006

五點半的思緒

(這幾天我都在早上五點之前醒來)(以下的胡言亂語請大家包涵拉)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"危險心靈"(by 侯文詠)這本書?封面就寫著「成長是不是意味著一連串的失去?」我覺得這本書有個很好的觀點,因為他從青少年的角度出發,而不是從"大人"的角度去檢視青少年的行為或是各種反應,而且故事性的敘述點出一個很好的觀念:所有的表象行為都有背後因素,其實都是當下時空中唯一的選擇。我不喜歡用"偏差"來描述某種抗拒"社會化"的行為。
今天上課的時候我其實有點不專心,腦中跑過非常多的問題,不斷的懷疑教育的出發點,還有背後的目的。看來是經驗的傳承,可是從另一方面來說,我倒認為教育是某個形式上的鉗制,思想的鉗制、價值觀的鉗制、最直接是行為的鉗制。
跟大家分享我高中的時候一次跟爸爸吵架的經驗。我爸爸是一個很保守的人,我家裡也是。一次在飯桌上,他可能是心情不好,不斷地數落家裡每個人的缺點,媽媽愛亂買東西、我不把衛生紙馬上拿去丟、妹妹每天像遊魂晃來晃去都不認真...等等,以往我們都是默默忍受爸爸的發脾氣的時候,可是那一天我不知道哪來的勇氣,突然爆出一句"你還不是每天都在抽菸!"這下子非同小可了...爸爸一開始被我嚇到,然後對我大吼"你不滿意我就去當別人的女兒啊!"然後我碗筷一摔,就哭著跑上樓。
這個經驗對於當時的我是很大的震撼,可是很多年之後,其實我可以看見背後的問題了。台灣社會的父母多半對孩子坄注非常大的關心以及支持,包括支持孩子一路唸到大學研究所博士班等等,他們認為這是父母該作的,應該要對孩子付出全部,包括自己的人生。可是這個想法不免會導出另一些偏頗的觀點,孩子必須要全部接受父母的想法、觀念,那時候我的爸爸說"對我不滿意那你去當別人的女兒",他不能接受我挑戰他的教訓這個行為,可是有太多時空的改變夾在這兩代之間,有時候父母並不能了解"孩子是怎麼了?"漸漸覺得"你好奇怪""你不聽話了"從此親親抱抱變成針鋒相對,每天說不到五句話,有四句是在吵架。這應該就是有個青少年的家庭平日的生態。
終於有一天我們也不是青少年了。我們用自己的經驗去接觸更年輕的人,是不是也要想想這個部分?
另外,今天老師問我,我的家庭裡,爸爸一樣會在浴室把全部衣服穿好再出來,那我對男生的接觸還有了解從哪裡來?我記得以前妹妹在家裡洗澡,因為怕一個人單獨在浴室,所以不敢關上門,可是媽媽卻說"你這不要臉的",或是家裡女生生理期來,媽媽都會嚴格要求我們要把衛生棉包好,還要再外面包三層衛生紙才看不出來...如果沒有照作,媽媽就會說"萬一你爸爸看到怎麼辦?""真的很不要臉!""妳的髒東西真的很噁心!"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在一樣的環境下長大,我記得有一次去同學家,她跟我說她月經第一次來的時候,全家出去慶祝,我聽得目瞪口呆。老師,課堂上我沒有好好回答你,我是很想告訴你我第一次跟男朋友有比較親密的接觸的時候,受到多麼大的驚嚇。
2006二月份的國家地理雜誌把"愛情"整個過程所有生理成分腦神經的變化清清楚楚解析出來,想要試著探討愛情的真相,包括"性"的需要背後原因,我們為什麼需要另一個人陪伴?異性的魅力從哪裡來?推薦大家可以去找這篇文章來看看。
入睡之前跟清晨,是自己真的感覺活著的時間。